打烊时刻原名:打烊時刻,又名Closing Time
深夜3点,远方市中心的喧嚣隐隐传来,台北外围的街道上,老郭与妻子在此经营清粥小菜店,为夜深未眠的人们提供一处热食。计程车司机、隔壁刺青师、经营抓娃娃机的小情侣、等待主人归来的流浪狗,都在此获得漫漫长夜裡的短暂*藉。借由单纯的看与听,本片带领观众走进睡眠中的台北市,一窥其中不为人知的夹层及韵律。
#Locarno71 素材的处理过于简单,抓娃娃和夜宵店或许是最容易辨识的spectacle。最后与男人一起完成了一段神话式的山间之旅,此时摄影机/导演作为一种迫力现形,也够成了与人物间的紧张关系。但可惜出现太晚了。
路边***和老年人晨练可能已经代替大熊猫成了***区在**上新的标志性符号。 导演拍了个“你见过凌晨X点的台北么?”然而这“冥想式的影像”实在是无聊到人快睡着。试图捕捉台北深夜的城市状态和“虚无”本身,但是“虚无”≠“无聊”哇。素材组接相当随意,不过偶尔有几个镜头竟然拍出了梦境般的超现实感,是因为导演拍这片必须得一直熬夜所以经常半梦半醒么…… 看完脑中只剩下声音两人讨论狗寻主,画面上却是台湾行政图的镜头,和那句“让刘嬷嬷她老人家先给小主您讲讲规矩”了。
夜间小店是一座城市温度的见证人和亲历者
我还挺喜欢这样的氛围,看着好舒*
部分段落拍的极其好,虽然这部是海外导演拍的,但华语的环境下的确需要更多这种冥想式实验纪录片 7.5分★★★☆
某种程度上来看是令人舒*的“素材堆砌片”,结尾其实不这么执念于叙事就好了,可以一散到底的。试想大银幕观看此片,定会很容易睡着,而当观众们任何一个时间睡去或醒来,刚好可以和片名形成某种行为上的呼应,所谓打烊后便要休息,醒来后仍在继续,或许可以说这是一部需要导演和观众共同完成才能实现概念的作品。#硬盘清理计划#
相当无聊的一部散文电影,前面本来感觉还不错的,但后面越看越不耐烦。去吃夜宵~
我大三的時候做過一個類似的題,倒還不如它。
#sheffdocfest 三星半。确实是很多相似背景的中国居民生活的真实图景,开夜宵店“清粥小菜”的夫妇,开夹娃娃机店的年轻**,纹身店老板,装配机械的店主晨练的大爷大妈等等,以旁观者视角看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对话,很平实很纯粹,这是真正的中国市井生活,外国人看一看不知他们感想如何。前半段***录节奏很好,有一处风扇视角的的机位很有趣。看着看着发现是胶片拍摄的?厉害了。配乐有那么点阴郁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后半段有点飘和不明所以了,突然很多店主在路上停下看风景的片段,不知道此时导演是想表述什么,也不知道大叔静静看风景时都想了些什么。一些留白感觉有点过多,时长可以再压缩一下。
16mm的台北夜景非常迷人,尤其發現那延平北路的一角常經過就更魔幻。後段結合紀錄片與劇**的演出,在台灣紀錄片來說也算少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