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克的回归原名:Drak sa vracia,又名Dragon Returns
与Stefan Uher和Elo Havatta一样,Eduard Grecner也是60年代斯洛伐克新浪潮电影的缔造者之一。他的三部影片《一周七天》(1964)《尼绒月亮》(1965)和这部《徳拉克的回归》都是斯洛伐克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这部叙事方法独特带有明显意识流风格的黑白影片甚至间接影响到了后来**导演格里耶在捷克拍摄的两部影片《说谎的人》和《Eden and After》。 A special pla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feature films is reserved for Eduard Grecner, the creator of just one good film, ****** Returns (Drak sa vracia, 1967), titled after the nickname of...
这个故事不足以承载如此浓烈的画面和配乐。
音乐和画面棒透了!下载及中文字幕 ****://***.douban****/note/61873376/
不是归途,想起那句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导演充分运用影像与声音的关系,奉献了一部值得回味的影片。
宗教性的符号隐喻不但不僵硬反而阐释得灵气,得归功于拍法。隐喻很简易,一开场环境性通过议论的反照和非常捷克新浪潮那挂的**就嗯,小村庄牧民散布的谣言,陶瓷,牛群,火烧的稻草屋,唯一女主的典型性,甚至路上画面中两人*装的明暗对比,但复杂之点又正是在于完全通过镜头和声效不动声色的意识流动性,不管是主观回忆的穿插还是旁观者的回声。而德拉克的独眼,独身,站在水中的岿然不动,*stranger in town*的气质甚至遭受的对待都只是在强调同样的事情——我们和人相处,都是孤独的。│我的周末投屏Cinema Night结束太谢谢这部了
镜头精致,音乐恰如其分,可惜这种极善的表达在我看来都是伪命题。
看过的第一部斯洛伐克电影。视听很先锋很*情。女主很美腻,查了一下发现居然在2008年上海影展拿了影后。
這片的聲效差不多大部份都經過具像化處理.喋喋不休既討論聲.幾被扭曲既琴弦聲.再三迴響既起哄聲.被放大/縮小既沙石.火炎.牛叫再加上牛鈴聲(整段讓我想起merzbow).還有尾段在一串快速敲打聲作前奏後帶點喃喃自語仿如Jean-Claude Risset作品既吟唱人聲
三星半;捷克新浪潮中的风格化影片,讲述了一个比较简单的返乡故事,主题也不过是展现好人在恶土中的处境。男主角造型很好,那张沟壑纵横的脸和带有疤痕的独眼就很有故事的样子,开头村民的集体惶恐也让人误以为这会是个爱德蒙堂泰斯一样的**天使,结果看下来,发现主角只是个圣人人设,这就差了点意思。本片的影像和声音处理高度风格化,不时穿插的回叙和做法事一样诡异的配乐,都让人想起捷克电影的扛鼎之作《乱世英豪》,看来捷克新浪潮电影的手法也是有其共性的
尊严的丧失。90%都是变焦镜头拍摄,给影片整体笼罩了一丝神秘色彩。只有变焦镜头才能帮助我们聚焦一个人的脸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