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团指挥原名:Dyrygent,又名乐队指挥、The Conductor、Orchestra Conductor
A violinist in a provincial Polish orchestra, whose husband is the director of the ensemble, on a visit to the US ties up with the world- renowned symphony conductor. As it turns out he was once in love with violinist's mother. The conductor, a slightly unstable hypochondriac, returns to Poland to lead the provincial orchestra. He also tries to revive old love affair using the ...
没有自由的灵魂就不要触碰音乐,没有最终的觉悟就不要回归故土,两个乐团指挥指代的**特征,相互映照为波兰当代史。卑劣可以驱逐高尚,懦弱可以藐视勇敢,然而一切都无法逃脱时间的审判,结尾的脸部阴影尤为震撼。
许愿中字最后自己做了一个出来。全片的力道都在结尾。“换个职业吧。换个能让你的仇恨发光发热的职业。” | 后补:结合《波兰当代电影》中提到的,影片中的指挥及其处境也是瓦伊达和波兰电影的写照。瓦伊达的名扬海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波兰国内年轻电影导演的发展。结合这部电影看真是……微妙
故事的基底是****阵营所控制下的区别于西方相对自由权利的差别,非常典型的段落就是**安排男主能力相对的较低的乐团成员被替换掉。自然是批判为着力点的,结尾又明显点题。拿着指挥棒的自由人永远自由了,想要指挥棒的人却又得不到自由。中间类似情感纠缠的设置有些稍稍离开了母题,但又是指挥家来波兰的动机。影片头尾的贝多芬何尝不是自由人真正获得自由的循环象征呢。
在庞大的官僚机器怂恿下,指挥家把爱乐之路走成零和的仕途。注定无效的挣扎后,对外面世界的渴求转化为妒恨。妻子是旁观者也是催化剂,开放式的结尾留下的问题是,她能否拯救这段婚姻和这个男人。换句话说,爱和理想能否逾越意形的高墙。Wajda的角色塑造是温柔的,把**关系的演变拍得尤其感性。故事的中心:高墙里,一切都显得坚实分明,实则**易碎,这里培养出的指挥家,不会是Yurii Kerpatenko。
"You were envious of music. Because those who love it are free. And you're not...People who do not love what they do are not free. The don't pose threats, because they're dependent. On critics, authoritiy's acknowledgement, money...You can be bought and sold."
Andrzej Seweryn (片中的Adam Pietryk)是1980年的柏林**,饰演Marta的Krystyna Janda便是后来布加斯基《审问》里的戛纳影后,和基斯洛夫斯基《十诫》之二的女主角啊……
8900//瓦伊达拍电影拍到80年代 表达似乎更加沉着和老练同时也将表意的多重性运用得更为自然 流畅丝滑//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仿佛审判的判词 也不知道这个感觉对不对//从当下身处的环境来说 尚未得到社会认可的青年人对忝居高**既得利益者有愤怒情绪既是自然人性也是无可奈何 还能怎么办呢也就生生气骂两句吧 真动手搞下来那得成什么了
比起其他复杂的比喻,也喜欢这个不知道名字的小城市呢:没有修缮好的人行道、随处堆积的沙堆、灰扑扑的筒子楼,连剧场都是一个还搭着脚手架的工厂。喜欢穿着体面的老指挥家蜷坐在路边,和排队的人群一起,平静地睡去。
丈夫的嫉妒源于他本身并不热爱音乐,因为爱音乐的人他的灵魂是自由,没有拘束的。他只会期望结果越来越好,而不是妥协与嫉妒怨恨,人如果不能爱其所择是对自己的不诚实也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不过男主安德烈瑟韦林的表演是本片最出色也是整部电影最有探究的角色,拿下柏林**实至名归。
不管是因为不自由而不快乐,还是因为不快乐而不自由,总之你配不上任何美好。所以去拥抱你的恨吧,它能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