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灼人创作于中国大陆地区,具有汉语普通话语言版本。由杨晓飞执导,
1994年5月23日:第47届戛纳**电影节。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烈日灼人》
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烈日灼人》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烈日灼人》
1995年3月27日: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外语片:《烈日灼人》
1995年6月3日:第39届意大利大卫奖。
最佳外国电影:《烈日灼人》
1996年4月23日:第49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电影奖-最佳非英语片:《烈日灼人》
《烈日灼人》透过民族英雄红军上校科托夫的遭遇,描绘了旷日持久的“肃反”运动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伤痛。影片并未运用刻画政治现实惯用的冷峻色调和激烈斗争场面,而是将画面定格在晨风里包裹着香气的乡间、翻滚着金**呢喃的麦田、母亲吟唱的歌声、妻子的嫣然笑容和女儿的小小怀抱。《烈日灼人》虽不是政治片,但是作为一部饱含着浓厚政治现实的作品,它始终将人性放在政治这块试金石上进行拷打。作为一部反思历史的影片,《烈日灼人》并没有简单地以好人受诬陷和坏人乘机作恶来总结和认识当时政治环境的恐怖,影片没有树立那种面对**能够独善其身的道德英雄,也没有塑造一个笑傲**,面对死亡还能把酒放歌的**英雄。
在北影节看了国图的公益展映,晓飞导演和辉哥都来了现场。导演希望以后能将纪录片做成五到十年的实时影像,做成现实版“楚门的世界”,把“时间跨度的张力”呈现给观众。作为第一部中国互联网纪录片,《烈日灼人》其实已经做到了,因为辉哥的新项目将被再度“相对客观”的纪录。而生活永远有新的选择。
三星半,对互联网创业团队的记录,有主观有客观有悲观也有乐观,整体还挺生动多彩的。
导演引导很明显,这样的纪录太畸形了
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距离拍摄应该过去两三年了,不知道主人公现在成长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