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泰莎
时长:140分钟
上映时间:2008-09-02
类型: 剧情
语言:英语 / 德语 / 阿姆哈拉语 Amharic
地区:法国 / 德国 / 埃塞俄比亚 Ethiopia
导演: 海尔·格里玛
演员: Aaron Arefe Abiye Tedla Takelech Beyene Teje Tesfahun Nebiyu Baye
更新时间: 10-27 21:16
资源状态: 可播放
简介:《露水》是导演海尔·格里玛的大胆创新,他把自己祖国的坎坷发展史通过一个回到故乡的流浪者表现了出来。影片跨越三个历史阶段,成本并不高,不过构思非常独到,很值得一看。往往电影节和艺术院线会更加青睐这类电影。它明里讲一个“乌托……更多>>
露水原名:Teza,又名泰莎。2008年剧情类型片,创作于**、德国、埃塞俄比亚 Ethiopia地区,具有英语、德语、阿姆哈拉语 Amharic语言版本。由海尔·格里玛执导,并由海尔·格里玛任编剧,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Aaron Arefe、Abiye Tedla、Takelech Beyene、Teje Tesfahun、Nebiyu Baye、Wuhib Bayu、Araba E. Johnston Arthur、Veronika Avraham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于2008-09-02公映。
《露水》是导演海尔·格里玛的大胆创新,他把自己祖国的坎坷发展史通过一个回到故乡的流浪者表现了出来。影片跨越三个历史阶段,成本并不高,不过构思非常独到,很值得一看。往往电影节和艺术院线会更加青睐这类电影。它明里讲一个“乌托邦”的故事,但暗中步步紧扣**大陆坎坷的现**展史。 《露水》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刻就是历尽劫难的男主角安伯特回到家乡,和欣喜若狂的**亲紧紧拥抱。然而,接下来的情节便不那么愉快了。从安伯特的眼里,观众看到当地政府军在镇上横冲直撞,虏走十几岁的男孩当新兵。很多当地人因而逃到了附近的深山洞*中生活。安伯特管这个洞*叫乌托邦国——在战争永无休止的年代中,父母们把孩子都藏在这里。 乡村生活如常进行。安伯特整天心不在焉,他失去了一条腿,但说不清是怎么回事;更糟的是,他似乎渐渐要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他经常弄不清楚过去和现在,以为自己还生活在过...
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海尔·格里玛
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海尔·格里玛
第3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Dioraphte Award:海尔·格里玛
《露水》有时过于冗长的政治训话显得有些繁复,但是仔细体会片中情节,便能够深刻地从电影中体会到埃塞俄比亚的历史与文化。电影开篇前75分钟就观赏性来说,并不吸引,那段情节彷佛就像一面镜子,完全地展现出安柏柏于1990年间,内心的煎熬以及迷茫。但没有一个镜头持续超过几秒的,因为主人公的记忆太过凌乱,他神经质般的回忆仿佛只是断裂的碎片,无法拼凑完整。
该片中稍显不足的地方在于导演在处理时间地点转移时过于跳跃,特别是从最初安柏柏出生的偏远山村,到他于1970年代远离家乡只身前往德国科隆学习医学,到20世纪80年代后激昂地投身到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运动中,再到最后他晚年心力憔悴回到故乡,这几处地点的跨越稍微有些突兀,以至于在情节叙述上略显脱节,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有些吃力。整部影片从戏剧性地自省到自然主义哲学探讨,格里玛选择先借安柏柏之眼带领观众经历他的过去,再以话外音的形式讲述过往经历的,打乱全片的原有节奏,只为了加入关于****哲学探讨以及自我批评。印度裔美国籍钢琴家维杰·艾尔与传统音乐家乔戈·玛斯芬联手打造的电影配乐也给电影增色不少 。
埃塞俄比亚导演稀缺,所以这位Haile Gerima如此雄心勃勃也好理解。以个人经历反映世事变迁,让我们借机了解了一下埃塞俄比亚。那里有皇帝,有军政府,也有**群众和激进分子,****青年也像68**学生那样高呼China。电影最后还是落笔在下一代身上
复古的影像风格,契合富有历史感的表达和原视感的**故乡。海归的安伯伯带着**的心理和身体,近乡情更怯。旁白的叙述和过去、现在、历史的记忆穿插,饱含历史感。剧本叙事丰满而不无趣,试听手法老派但又有惊人之笔。相当不错的冷门佳作。不愧评审团**
电影翻译成了“近乡情更怯”,豆瓣找了半天也没有!后来搜埃塞俄比亚才搜出来的!这是一个既害怕又让人绝望的国家,无知、教条、**......不愿轻易去评判,That's all.......
主角接近片尾的那个梦境的解读基本上可以概括全片了,故乡也许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幸与**,但到头来那些亲近的人还是生命的支柱,**的****斗争太多舛,霍查式的体制更是让一个积弱的国家雪上加霜。
7.5,前半段还是挺喜欢的,黑人知识阶层在**穷困的乡村那种无所适从通过富有诗意的镜头语言表达挺到**,后半段对埃塞尔比亚整体历史和社会现状的表达比较直白,导演整体野心还是非常大的,想要道尽战后埃塞的发展史,可惜受限于成本,电影的史诗感终究还是差了点,但仍不失为一部佳作。
DVD课,DVD课上的电影都让我很无语,这片算是好的了。
****,**君主制统治,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交战,**如火如荼。国外留学的知识分子回国支持****建设,身不由己的陷于政治斗争。身边同事、好友被杀被斗,几经波折回到老家,在回忆和反思中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值得深思,突然让人想去探索**那片神秘大地
海尔·格里玛常年在美国工作和生活,尝试立足于第三空间视角尽可能审慎地描述埃塞尔比亚的近代**史。拍摄于2008年,但讲述的**则要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各前殖民地在解殖运动后局势往往陷入另一重在地性的焦灼。格里玛试图强调的则是“知识”“理性”等象征人类文明进步的要素,在历史暴力下的无力和有限性。镜语方面,对故乡自然景观的展现极其诗意,充满乡愁。东德的种族主义势力、亚德斯亚贝巴的**左倾主义,甚至小村庄里也有来自宗族、男权等强势结构的*繁干预,没有任何一处是真正平静的。不过片尾,格里玛还是留下了一些空间:**的希望在“新生儿”和孩子们身上。
很沉重的一部电影,那些战争的狂热分子让人害怕,战争更让人绝望,希望世界上永远不要再有战争,让我们永远活在和平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