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石1976年剧情类型片,创作于中国大陆地区,具有汉语普通话语言版本。由石一夫执导,并由曹硕龙、李保元任编剧,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胡静、于中义、郭书田、曹翠芬、李百万、常文治、王宝善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于1976-05-01(中国大陆)公映。
1960年代初,中国刚从三年自然灾害中挣脱出来,广大农村围绕是否搞“三自一包”展开了一场激烈斗争。牛角石大队支部书记齐兰子(胡静 饰)和贫下中农带头反对,地委干部陈秉仁(常文治 饰),大队支委何一德(王保善 饰)等则极力拥护。何一德谣言惑众,药死齐兰子家的猪。无奈之下,齐兰子给***写信反映情况,陈秉仁使用“调虎离山”计,把齐兰子支到张家湾参观,趁机撤掉她的职务。齐兰子将计就计,在张家湾串联群众,把已经推行的“三自一包”翻了过来,并组织群众赶到牛角石,制止包产到户行为,陈秉仁恼羞成怒,对兰子进行人身**。关健时刻,县委**宣布:“三自一包”是错误的......
这真是历史的预言,可惜这个片上映时,已经****尾声,社会已经没有对这一问题深入讨论的机会,就匆匆忙忙分田单干了。然而,值得深思的是,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究竟是机械化规模经济还是小农经济?离开了集体经济,农村党组织必然疲软,这个权力真空必然由地方豪强甚至黑恶势力来填补,这样的农村怎能不凋敝呢?
我已经对**后期的样板戏套路无感了,不过这个电影的手法还是有一些的,最后的天降正义在之前运麦种的时候就做了伏笔,就超过了一大批当时赶制的电影,不过在30分甩出了黑修养,就不如小凉河直接点名过瘾。35分,检讨都是假检讨。1小时16,带头的人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靠我们自己,这句话其实很真实,没有发动群众的经历肯定写不出来这种话。
别的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至少我身边老一辈的农民包产到户的时候,高兴的快飞起来了,一听说再也不用吃大锅饭了,他们太高兴,而且只要一谈到那个年代没有一个怀念那个年代的,我**15岁的时候父母双双饿死,带着妹妹去讨饭,就是那个年代,除了网上的那些00后在b站刷了两个视*,就觉得自己懂***主义的,脱离人民群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去问一问老一辈的农民他们当年是怎么看那个年代的不就行了吗?再过个几年,那一代的农民基本上都死光了,也就不会有人有第一手的记忆了
集体主义最怕人性自私拨小算盘出工不出力,分田分地早晚贫富悬殊****都是寡头滴。
对这些概念很模糊看着大家都一脸正气一度看不懂,后来终于明白这是一部精彩的打脸片。人物刻画精准犀利,节奏波澜起伏,群演调度丰富,这一腔热情要是拍点儿别的会不会又出个经典呢。70年代末片中人民热血批判的东西被国家推广成了历史大势,再次印证我们现在看理所应当其实满是血泪和恐怖。
看一批老电影,做资料学习而已!
4星,不如《决裂》反映问题深刻,人民群众过于脸谱化扁平化。但瑕不掩瑜,反应的是****思想,****路线!
说村里听到包产到户欢天喜地的,你**问过几个村经过那**的老人?搞笑!修正主义***就是从包产到户开始全盘私化的,六个钱包买不起一套房,996、770就是这条路线的丰硕果实
别的不想说,一帮没有经历也没有真正理论的人,胡咧咧,都懒得理;就这场景,每个人家的内景,和乡村的外景,都假得一塌糊涂。这时期电影,连个记录的功能都没了,生活细节极度虚化,远不如十七年电影(”十七年“,也是六十年代的,不如五十年代的)
现在看看,回顾一下历史,走集体道路的少数几个乡村都实现了共同致富,而且多种产业雄冠当地经济!如果不包产到户,农业会早几十年实现机械化,农村也会早几十年实现城镇化;而包产到户造成目前乡村一盘散沙,各自为战,自私自利!最重要的是先富不会带后富,并会逐步拉大贫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