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水能载舟
时长:79分钟
上映时间:2021-06-16(柏林电影节)
类型: 剧情
语言:德语 / 英语 / 粤语
地区:德国
导演: Jonas Bak
演员: Lena Ackermann Anke Bak Theresa Bak Alexandra Batten Edward Chan
更新时间: 04-20 17:41
资源状态: 可下载
简介:入围第71届柏林电影节德国电影视角单元。Assheentersretirement,amotherleavesbehindhersolitarylifeinruralGermanyandmemoriesofaoncepe……更多>>
木与水原名:Wood and Water,又名水能载舟。2021年剧情类型片,创作于德国地区,具有德语、英语、粤语语言版本。由Jonas Bak执导,并由Jonas Bak任编剧,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Lena Ackermann、Anke Bak、Theresa Bak、Alexandra Batten、Edward Chan、Susanne Johnssen、Patrick Lo、Patrick Shum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于2021-06-16(柏林电影节)公映。
入围第71届柏林电影节德国电影视角单元。 As she enters retirement, a mother leaves behind her solitary life in rural Germany and memories of a once perfect family life and travels to protest-ridden Hong Kong, a place that has kept her son away from her for many years.
看见是讲19年香港的事情就有点儿烦,非要刻意把母子关系融进香港的事情里。但是木与水的观念还是不错的,最后在山林之中还是有一泊湖水啊,配乐略牛了。
忍不住想到 19 年我妈来纽约找我,我刚开学忙到几乎没时间陪她,那时候她漫游这座陌生都市的状态可能与片中的母亲无异吧。当我们看到的关于那座城市、那段时间的影像都是极其拥挤的、混乱的、疯狂的的时候,这样平和、宁静的视角显得极其珍贵,导演也说拍成这样的节奏,既是一种抵抗,也是一种逃避。声音设计让我想到 BLM 的夏天,打开窗户,让这个城市的声音钻进房间,哪怕并不是身在街道之中,却也感觉仿佛与这座城市的心脏同时跳动。我并不认为从外界**、远处旁观,就只能呈现他者、呈现刻板、呈现浮皮表面;也让我想到《错落斑驳的》,这世界作为整体或者这世界哪个角落、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与个人的心境、经历,家庭的当下与历史的关系,是这几年每个人都必须思考和处理的重要问题,是个没有标准**、且**永远在生成之中的问题。
【2021 DIFF】德**亲来香港看望儿子,而儿子的生活重心都在社会运动,母亲只能在陌生的城市游走,切入的角度很特别(木与水指的是算命先生的五行论)
隧道,九龙与港岛的间隙;街道,楼栋与楼栋的间隙;在日与夜、清醒与睡眠的间隙之中,母与子见上一面。
剧**?纪录片?家庭DV?就记得老妪坐在窗前,俯瞰纷乱中的**之珠了。**演员调教的很好,表演完全不露声色的那种。
拍得很一般,也没什么故事,或隐或现夹带点私活,纯纪录片手法,最后又故作高深,来点算命,来点金木水火土。老太太、看门人、心理医生、算命者等,都不需要什么演技,直接拉来演就好。
要靠观众的想象力和联觉力才能完成的电影。两个在地理和文化气质完全不同的城市要如何将它们并峙起来,**与西方,各自处于宁静到极致与喧嚣到极致两个端点,隐约触动了生活在期间的人们对命运的感知和无奈。患上抑郁症始终没有出现在镜头前的男人与年迈语言不通的老妇人,隔绝与疏离牵动着一些对漂泊和孤独的共同感知。
私货好重,仔细看了下人名表除了灯光和音乐似乎没有亚洲人?或许是用了英文名字
一种沿袭自文德斯的,疏离的他者目光,儿子的缺席将香港2019年夏天发生的protest挖空,导演尝试将其纳入到某种**的宇宙学传统:作为悖谬之物的平衡的共存。《木与水》一如其名,相对于火与土,政治激进分子在导演半observation的视角之下形成了一个结界,只要在影片结尾,母亲始终没有和儿子的对话,政治立场就永远是悬置的,取而代之则是在此周围的一种传统,日常的生活方式,一个自成一体的禅宇宙,像是某个平行时空,文德斯真正应用了小津美学所拍摄的一部作品。
在流水般的城市寻找森林的通感,疮痍小城弹丸之地,速率不同的人们在这里短暂相汇。潮涌浪间闲庭信步,睁眼已是香港明日。 记得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房东说香港是全世界走路速度最快的地方。今天查了一下,好像并没有找到相近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