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迷惘原名:Meshes of the Afternoon,又名午后的罗网。1943年短片类型片,创作于美国地区,具有英语语言版本。由梅雅·黛伦、****·罕密德执导,并由梅雅·黛伦任编剧,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梅雅·黛伦、****·罕密德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于1943公映。
长日悠悠、穷极无聊的午后,光影慵懒、枝树婆娑,没来由的花,没来由的出现,**又一次没由来的尾随,在转角出削翳的神秘人影。午后的长眠,假释了潜意识所有的梦魇,飞悬在**的**,瞥见躺在椅上、沉睡中的自己。由**口中吐出了钥匙,钥匙又变成利刃,... 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实验电影之一。由Deren 本人和丈夫 Alexander Hammid出演剧中所有角色。这部女性主义的经典描述了一个女性的白日梦,在梦中日常生活物品都变得神秘而危险,电影转向对性与死的晦涩思考。
前半预知梦及梦的解析 掉钥匙一段令人拍案 用古典叙事手法 将隐含的危险描绘得淋漓尽致 钥匙等同于刀 是因为开启即伤害 而门本身便有**的隐喻在 无脸男的最初影像原型 大概就是此处 脸上的镜子反映自身的** 花是**象征 全片无非在焦虑**的献出者 模糊到具体 最后死于焦虑本身 日氏配乐亦有增彩
8/10。镜面黑衣人代表男性的**与伪装,**象化为鲜花,女主角午休时将鲜花放在**接受**,钥匙掉落表明恋爱中**甘受支配,**回家发现台阶插着刀,床边鲜花消失变为刀子暴露男性侵犯的意图,**行走中前脚落在沙滩后脚踏着草地象征探索自我的艰难,打碎镜面人的同时自己也被男性秩序所扼杀。 @2018-06-14 19:15:29
先锋而奇诡。限制性视角与开放式构图。梦境的套层与反复,瞬间让我想到[恐怖游轮]。无音效对白+零配乐的可怖静默——我们的梦有声音吗?似挣扎求索又似**舞动的动作&倾斜翻转的摄影机。钥匙与刀的一体两面,斗篷镜面人的创意令人叹*。精神分析语境下的花。囚禁之女与自戕**。(9.5/10)
彻底应用了拉康理论的[午后的迷惘]时至今日依然是用电影描摹梦境的典范,黛伦在图像的想法是如此成熟,整部片子行云流水,似乎真让人做起一个又一个的梦中梦来。抛去花、钥匙、刀等等显而易见的象征不谈,片子里最有趣的地方是结尾:梦中的男人形象被证明亦是**的镜像投射,击破**的试图最终却打碎了自我的构建。
7.0 很先锋的影像表义,我看到的似乎更多的是女性对性的思想纠缠与自缢过程。导演在室内和室外空间开了个虫洞,女性在自己的意识(房子)里翻滚跌落,男人只是个带着花的闯入者。**打碎玻璃的同时打碎了男权崇拜。
爱意渐冷钥匙化成了刀——梦与思想死亡交叉,女性迷惘而徒劳与男权抗争。
电影是只要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就好还是要有人读懂才行?即便不知道刀子钥匙花楼梯这些符号也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些玄机,而了解了这些符号以后,有了更多想法,或者过度阐释了之后也自己砸吧嘴儿觉得嚼的够味儿,哪一层都有看的开心的理由。我觉得拍的聪明。
重看;闭环式噩梦的完美演绎,无限循环,难以结束,在一个闭合且张开的计量单位内,由钥匙、花、刀等物品构成阐述性丰富的隐喻符号,也是一种时间点提醒和节奏切分——螺旋式楼梯的设置暗合外部空间与心理扭动的重合,窗口倒放的镜头和望下去重复的画面,都在暗示着时间的含混(也是她惯常的手法,对后世作品的影响太大了);镜像的应用很绝,解读空间委实巨量,是梦境与现实的映照,是借着梦的宣泄诉诸无法言说的焦虑和呐喊,打破镜子的刹那像一场梦的结束,更像是另一场的开始。
这个应该是影响了林奇了,特别是Lost Highway
梅雅·黛伦生不逢时,电影意识甚至超越了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