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副本又名Talking to the River
因为有festival scope,这两年进的戛纳短片有幸在线上看过部分,我想大家误会了一点,短片大多是轻盈的,不仅中国,部份其他国家的短片也有没有什么大剧作冲突,或完整叙事,就是情绪。但也有40min讲了很多事还分章节的短片,好多人好执着用剧作的完整性和社会深度来评判短片,却看不见其他的优点。影片疯**、死亡、叫魂的元素都不新颖,会想到冬冬的假期,如果不是方言台词更尴尬,演员多处动机也生硬,这是缺点。但影片几处声音的处理,佳能c300拍出来的画面质感,几处视听段落设计,是同等内容题材上拍出来**效果非常好的那一阶梯,不是用了同一元素大家就都是一般货色了,是有差别的,有审美,有诗意,虽还不够自如,但有几处的细节幽冥气质很迷人的。可以看到大家期待新的表达,创作者们要有新东西,加油,期待下一部。
摄影丢焦,声音也没做好。运用了火、水和夏天的意象,但总得来说,徒有诗意,没有诗文。
一部由电影节电影常见的**元素拼凑成的片子
唯一的理解是选片团队以为这些低级错误是故意的风格(?)不然实在无法解释选这样一部。什么都没讲出来。我:水这么有灵性的东西被拍得这么无聊;我朋友接:火这么热烈的东西被拍得这么平淡
2023戛纳电影节/即将诞生的婴儿,病体的外公,流动或静止的河流…不同形态的生命交错在男孩的一个夏日之中,他又能改变什么呢,真孤独啊
Festival Scope的导演双周短片展映。并没有感觉到评论里所说的那些什么符号太多刻意,精巧雕琢,反而风格粗粝朴实,不知道是否受制成本,声音设计有想法知道想表达什么但感觉差点意思。故事是很简单的中国村野里的《四百击》,逃啊逃但是逃不掉,情感很真诚,并且感觉导演大部分精力用在小男孩的表演上了,演得超级自然。其中梦魇、鬼魅、水等常用意象和情节还算妥帖。但独特的是这些镜头机位设计,可以说是有想法的,也可以说是脱离于训练的那种野生。反正国内这几年学生作业很少见这种,但是这其实和二十年前戛纳那些华语片很像。
#pyiff。蝉鸣,台风,溪流的声音,山体。方言是浙西南的感觉,很熟悉的感觉,有一种时间流淌的乡愁。
水火意象,梦和现实,生与死。本就缺乏的母爱即将被未出生的孩子又分走一些,小孩的忧愁能占据他整个世界。
挺好,童年想不清的事情,像火燃烧起来,淹没了记忆的小屋。
诉诸于感官性,水与火,意象与梦游的概念,小孩表演很好,对于大人等非职业演员的调度就有点僵硬,批判性藏的很别致,类似于燃烧的婴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