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羊记忆原名:Fish Memory and Sheep Memory,
营口路烤串男泪史。
能看到更多没送就好了 很可惜人物断了
也算是断断续续见证了这部短片的诞生,放在Sisu这场名为“不要回答”的展览里放映也算是切题,片尾,充满年味的**声声里,醉酒的**摇摇晃晃地走在这个摇摇晃晃的人间,最后拦了一辆**车,就此消失。对于结局,既是不要回答,也是无法回答。从“不要”到“无法”,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之间藕断丝连又壁立千仞,何以如此?才是值得观者去思考的。
【Cathayplay】一个生活在青岛的**汉子,抽烟喝酒唱歌**、开店切肉烤串卖特产。在一个新年喝了很多酒,放了几挂轰隆隆的**,消失在街头。直到片尾看到字幕,方才猛然一惊,如梦初醒。难忘在***《扎巴依的春天》歌声中翩翩起舞的两位**女士那动人的身影与舞姿,也难忘主人公独自走在冬夜街道的孤寂与无言。作为纪录片它很短,短到无法完全理解主人公**前世今生的生活,短到结束得是那样仓促而无助。祝福**,祝福**。
题材和画面的珍贵不能掩盖表达的拙劣
若作者不明所以会造成表达混乱 论刻板印象的加强
噼里啪啦的**声,他至少存在过吧,然后很短又没有了,不都是这样
以汉族人的视角拍***族,很浅显,结尾可以看出当下中国少数民族的处境。
大学因为地域原因接触到少数族群的纪录片,这次影展最感兴趣的就是这部。但是看完反而有些失望,感觉作者跟**离得很远,冰冷的镜头令人不适。不知道作者对**作为在北方生活的***人的身份有多少关照,我感受到的本地人对异乡人的凝视很尬。疑惑字幕里阿訇是不是打成了阿虎,**寺里的阿訇牵头民族一条街逻辑上好像比较通顺。很多问题想问,可惜导演没来,可惜可惜。
“跟他们交好了,哪个都不坏,都没办法。人瞧不起他,他就狠,一个人的思想就是.....” 维语与汉语的切换交流,还是感觉到镜头与对象的距离。片头的特写与后面的纯记录风格转变有些大。片头的“理解”与片尾的“离去”感觉也联系不太大。
特别特别喜欢片头人物的特写,直看得人心里发冷发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