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大视野:中国独生子女报告
独生子女**性的两个案例。一个是首都音乐学院的学生,因为到了大学无法适应,成绩下滑,母亲千里迢迢跑来陪读,住在廉价的地下室,每天省吃俭用,就是为了能...
借地标王男栿《独生之国》。此前听到很多国外领养中国婴孩的新闻,没想到是跟处理多生小孩的后续有关的,顺藤而下,将那些庞杂的附带根条一把拉出。最切中的是,当年为政策做了几万个引产的产妇,退休之后致力于帮人解决生育杂症,却依然无法原谅自己是屠夫;高僧告诉她,现在每帮忙生育一个小孩,就能弥补杀掉的一百个,她才勉强寻到某种自赎的平衡,却依然要做更多的慈善来消除自己罪孽。简直是把另外一部类似题材的打回原形。
《独生之国》4.5 #hkiff# @ 香港艺术中心 我看得狂哭。实在是太残酷太野蛮了。第一次看到片尾dedicate的对象是自己,唉。
借标王男栿《独生之国》。与前作相比,工业感确有提升。强观点、强倾向的纪录片,导演意图从开场把婴儿标本和阅兵式交叉剪辑就非常明显。但我不觉得有过激之处,在愈发收紧的环境里,我们需要用真实的影像还原真实,用坚定的声音言说政治,观众做出**、冷静的判断即可。作为同样受到独生子女政策影响的一代,我很难客观看待这些被**、被遮蔽的残酷现实。看到“医疗垃圾”的照片,观感简直毛骨悚然。第一次了解到利益链的存在,更是震惊到说不出话来。想起《地久天长》里的计生主任,往事的幽灵将她紧紧缠绕,但对初生生命的扼杀事实,她们同样可以冷血地表述为“战争”。“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被**倾轧的人民,用“政策严”“没办法”为自己开脱。但看看报纸上无人问津的模糊的稚嫩的弃婴面孔,最脆弱、最需要守护的不正是“祖国的花朵”吗?
借标一下独生子女国度,比导演上一部的**燕精致许多,电影由点及面,逐层剖析,开场只是王的寻根,在江西山村中大家能看出她家人和乡亲对此事的态度,那位退休的堕胎主任转行做卫生医疗*务,帮助了不少****的家庭,她开灯展示一间间屋中的奖状条幅,震撼之余更多让人讽刺。艺术家在垃圾堆中发现死婴,开始创作这方面的作品,弃婴被当成医疗垃圾,触目惊心。最后直指向权力**的根源,超生罚款只是小儿科,通过福利所将婴儿(很多是被抢走的)卖向国外才是最大的产业链。前面提到的那位主任展示了她和🐸等**的合影,有自豪和言不由衷,但**貌似没有变得更好
倾向性非常明显,但观众也有自己的思考。导演说的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如果没人去记录下当代人真实的想法,并且留下影像资料,那么留存在历史中的就只剩那些propaganda了...【这个借标厉害了...
借标《独生之国》。如**一般的”他们不是恶人,他们只是政策的执行者“。因为收养制度而建立起来的贩卖弃婴灰色产业链我真是闻所未闻。但”我又有什么办法“是最无奈又最不值得同情的声音。
同借标《独生之国》。只希望被更多人看到,因为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国家曾经发生过什么和正在发生什么,之后再自行判断,倒是不一定要赞同作者的观点。
借标王男栿的《独生之国》,从自身的感受与身边事到一个个个体再到一个**,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一个国家政策的荒诞与可悲。被两层塑料袋包裹着的婴儿**,全都有着同样的名字:医疗垃圾。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人被消灭掉了个体意识,为公权力工作的人拿着奖章当作荣誉,只是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明白,荣誉背后带着全中国好几代人的生命血泪。片尾对照开头,闪过了一系列二胎宣传标语,属于我们的苏联笑话更新迭代。
独生之国-“当你的决定从来都是有人代行,你就再也不会知道怎么做决定,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责任”。 麻木地接受,最后用“能有什么办法”冠冕堂皇真是看着太熟悉了。主要展现农村计划生育和没有我们习惯的打一巴掌给个枣。看完电影真是感觉暗搓搓抽了我几个大嘴巴子,不确定我最这个电影有怎样的感觉了。
05年6月,也是为了人生大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