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豬嘜農莊(港)
时长:93分钟
上映时间:2020-02-23(柏林电影节) / 2020-12-11(美国)
类型: 纪录片
语言:无对白
地区:挪威 / 美国
导演: 维克多·科萨科夫斯基
更新时间: 04-19 10:25
资源状态: 可播放
简介:通过与母猪(同名[贡达])、两头聪明的母牛和一只抢镜头的独腿鸡的相遇,提醒我们生命的固有价值和所有动物意识的奥秘,包括我们自己的意识。更多>>
贡达原名:Gunda,又名豬嘜農莊(港)
通过与母猪(同名[贡达])、两头聪明的母牛和一只抢镜头的独腿鸡的相遇,提醒我们生命的固有价值和所有动物意识的奥秘,包括我们自己的意识。
不想看鸡 只想看猪 这么可爱 一定要坚持吃肉才对得起这份可爱✊
貌似开放实则单一的路径指向,着实意思不大。摄影是不得不稳健的,聪明的是选择了黑白:去除了色彩的干扰,便能在俭省的形式里突出表达重点。可是这样拍真的能比《动物世界》更有力量吗?将鸡和牛插入猪的主线,唯一的解释是都拍到了残缺的动物形象,而这何尝不是意欲激发观众同情心的剥削机制在运作,给“贡达”赋名的同时亦开始“正义”的消费。沉默不语的镜头背后,状若没有观点的凝视之中,依然是自以为是、先入为主的人类思维作祟,将朴素的素食主张变作自己在电影节摘金夺银的入场券。一言以蔽之:拍下的不是黑暗本身,而是精心涂抹的黑暗。@LCFF2021
明明是剧情导向的,通片是选择的情节而非日常,因为设置了单一的出入口,理所当然生成了一条因果路径,但伪装成某种自发导向才是可憎之处。
这部应该进主竞赛,然后母🐷拿最佳女主角,才是最有意义的柏林电影节七十周年吧。
我想起乡村的一个午后,闲来无事的王二伏在草地上看自家的**,怕惊扰了它们所以一动不敢动,后来累了,便倚在屋后的老枯树下睡着了。我又想起末世过后的一个黄昏(尽管这时已经不再有白天黑夜的差别),露西打**间的全息墙,又是她最爱看的节目“动物世界”,虽然她从未亲眼见过“动物”,只知道这是曾经出现过和她一样的生命。我时常坐在路边看路人来来**,透过银幕看人类毛孔的细微变化,但猪、牛、鸡,我最常吃的三种动物,我甚至几乎没见过活着的它们。原来猪**猪尾巴那么可爱,原来鸡真的会**,原来牛这么招苍蝇。想起那句“如果你拍的不够好,只是因为你离的不够近”,原来对动物也是一样的。摄影真的强,以动物视角观察动物,最后一幕才是真的未经编排的长镜头。转念一想,影厅里上百人如朝圣般一起看母猪生产,也是个挺有趣的画面吧。
瘸腿的鸡尚能像滑稽的武士冲锋,瘸腿的猪只能活生生被母猪压死。母亲压过来的阴影是在宣告死神降临,人类铲车开过来的阴影便是宣告母子分别。鸡在草地上四散,牛在互相拍打蚊虫,猪在吮吸着乳汁雨水,所有**都在有限的范围内享受着自然的馈赠。猪崽被带走之后,母猪四处环顾,谁会在乎一只猪的痛苦。
#Berlinale20-38 黑白申请凝视动物。导演是极端素食主义者,不要再吃肉啦人们!
#70th Berlinale#奇遇。9分片五星赞美一下。不管媒体Embargo了这个片必须上来一吹。完全没想到被一部**猪为主角的纪录片感动了!影片可以简单分为五段,1、3、5是**猪和十只小猪,2**,4是牛;2、4其实有点跑题……猪拍得那么好拍什么鸡和牛嘛看得着急死了。但是从来没想到能有一部片子把**猪拍得这么生动,片尾猪仔们被带走后那个怅然若失啊真是让人共情了。海报绝对应该是一只**猪然后写一行字“she is a mother too"!一直在关心那只右前腿发育不太好的小猪,1、3段都有,很抓人,不过第5段基本找不到了。第一段里**猪杀崽(第11只,基本活不了了)实在是本届最惊心动魄的镜头。小猪崽们抢*抢食的镜头可以再多点……猪视点、还能让人共情,实在是难得。
5.3/10 PFF29 Virtual 视角不是同类的视角,也不是农场主的视角,就是可被意识到的摄像机视角,在这一点上是很机械的。若是展现纯粹的动物生活,并不是很理解黑白的使用,有些刻意。不自然的图像本身与亲自然的价值观形成抗衡,并未产生共鸣,人们是否会对Creature本身有共情,还是Creature-ness,很难说,但是这部直接展现Creature的尝试显然并未成功,或许它无力抓住所有的观众群,需要依赖于观众的陌生感和内疚感。
环保纪录片选择这样的视角,也是一个进步吧,不给你台词,不展示杀戮,只是让镜头伪装成动物视角,拍摄农场里的母猪,单腿鸡和牛,大量的浅焦镜头可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让观看的人自己去发现情境,去共情。鸡和牛的部分有点出戏,削弱了母猪和小猪之间的感染力,也没拍出那几只小猪的成长,这些都显得很粗糙,最后母猪那十分钟的反应就那么回事吧,仿佛又一次看到了《地球公民》里被**的牛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