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时间原名:Mummola,又名Family Time、圣诞不快乐(港)
不知道为什么在这部电影里面竟然感觉到一种熟悉的**文化气息。
固定机位顽皮地观察出一幕幕不动声色的家庭喜剧。北欧人的冷幽默还是有共通之处——有鲁本和《方形》的感觉。说它“"This would have worked way better within a different format – that of a sitcom, for example”的批评家真是浅薄了——这种看似自然主义、人物真实可信的电影,才能让打断天籁歌声的一泡*折射出现实的某种维度呀。
总让我想起几年前的雪山**,相比之下又不够好。一改对北欧国家清冷疏离高雅的感觉,片里的生活琐碎无趣,适逢假日一家子人挤在一起毫无空间感让人窒息。原来生活的本质都一样。(可能并不是
《家庭时间》北欧的乱炖《过年》,固定机位长镜头。 吃不够的圣诞大餐,日常家庭话题场景,**车库“吵架”(那个感应灯简直是神来之笔),姐妹桑拿蜜语……,还有最具画面感的一幕,孙女才艺表演时,爷爷在走到客厅“方便了一下”,孙女写问责信给爷爷,署名“你的亲戚” …… 最打动人心的无疑是最后小女孩走进那挂满工具的工作间,与老人的一生无声的对话、告别…… 在人性,在亲密关系上,其实全世界人民都没有什么不同呢?
6.0。芬蘭刻板印象和冷笑話大賞。
第一部分的家庭团圆与第二部分的各自呈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巧妙的互文,原来无论是聚在一起还是互相散开,这群人们总是让人感觉若即若离,就像全片一成不变的固定镜头和贯穿始终的北欧清冷风那样死气沉沉,直到最后的最后有人突然离去之后,镜头才终于开始有所移动,可那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也没人会在乎曾经可以拼凑得更完美的过去了。一种看似是孤立但为全世界所共通的家庭相处模式就这样被呈现了出来,不过节奏处理上还是有着过分的克制与无趣,是明显可以再去精简和完善的。
或许是他们讨论到了日本的火山,此后的运镜便很难不联想到森田芳光和小津安二郎,连带有了一点山田洋次《家族之苦》系列的况味,像是某种**的文化输出。但又截然不一样,比如,**的文化并不会问出“爱不爱”这几个字,大家猜来猜去、未置可否,若是死亡令爱的有否无法确认,便留出开放的空间供观众解读,往往东西方观众又得出不一致的结论,陡增了一分创作上不可捉摸的神秘性;西方文化不仅问,还会“追问”,上一代是“你承认你爱我,我也只好相信你了”,这一代是“你只顾读书,都不肯正眼看看我”,西方人的互动极不情愿掺和什么虚情假意,爱不爱都挑明了说,此后该修复便修复,你若是死掉了,我便也可以心安理得地缅怀你,情感中极少有不对等却苟且下去的成份。所以人物关系的亲密在确切的言语、肢体的互动中建立起来,不突兀、近乎生活的真相。
为自己能耐着性子看完这部电影鼓掌,有时候看电影是一种磨练耐性的好方式,尤其是这类北欧文艺大闷片。其实,生活的本质在哪里都一个样。
虽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但看上去一直在北欧生活节奏里面,像是在对观众进行**
故事结构蛮有意思,但过于无聊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