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生存原名:The Survival of Kindness,又名Das Überleben der Freundlichkeit、Survival of Kindness、Mountain
#berlinale 2023 导演你看过活埋吗?导演你深入体认过有色人种的生活吗?
不太理解这片子为什么还有字幕组好意思**,唯一做的工作难道不就是在开头打上自己字幕组的logo吗?留白太多其实等于什么也没有表达
像是十年前柏林主竞赛会选的电影
#10550. 前获2023柏林主竞赛费比西奖(真·莫名其妙啊)。讲疫情就好好讲疫情,非要掺进来一堆阶级种族性别的问题且相互打架,真的是……要是好好讲疫情里面的阶级问题也可以,非得搞这么一个废土科幻外观,我不觉得这是导演的艺术水准或者对生活的**,而纯属用自己的认知框架来做题……N种语言不加字幕的设置比较有意思。但最后这个结尾……只能呵呵了……
先抛开意图和一切想法,个人觉得这类作品已经是创作者想承担现实社会里的一些责任才会这样拍的,官方给的中文名是一个很巧妙的偏正短语饰词~
#berlinale #BerlinalePalast #Competition 长评 - 土地下的真相。故事以一个偏诗意的**效果展现了一个比较残酷的故事,内核为反殖民,开场蚂蚁的行动展现了故事那模糊不清的开始,大蚂蚁以暴力驱逐残杀那些弱小的蚂蚁,占领他们的土地,观众则跟随着游魂般的女主经历了她曾经可能经历的故事,看这片土地上罪恶的故事。前半段大量的大远景和大特写,大远景在开场更多的帮助塑造整个环境,大特写搭配畸变效果也是更好的展现了女主的身体状态,航拍,延时镜头和最后的一个镜头都让我感觉女主早早的就死在了那囚笼中。影片没有字幕,角色在片中也都是语言不通的,所以在表演上显得格外重要,我觉得女主把游魂诠释的很好,尤其是最后会到“起点”,也因为这种设定和如此好的诠释让观众更容易带入那份痛苦。
看得出一定的执导功底 从干旱的沙漠到湿润的丛林 漫长的旅途压缩在九十分钟的篇幅也很难得 实验性的风格也挺符合柏林的调调 去年柏林中等水平的片子
【4】蛮沉浸式的,失眠的时候可做助眠asmr搭配使用。除此之外的一切都觉得无比低级和幼稚,这种荒野生存不知道贝尔看完后会不会想笑。借用科幻片的一个设定,完成一次族群信仰的“走一遭”,留下巨大的悬念和剥夺了原因,真的蛮幼稚的。
观影的困惑,在影后谈那些和我的困惑无关的对话中得到了解答。截止目前是SIFF26让我感触最深的影片。感谢每一位愿意表达、仍在表达的创作者。更感谢他们以观察者的身份把故事呈现给会产生不同解读的我们。
这个收尾虽然在悬疑结构上完整了,但是整体的表达就比较模糊了。原以为是勇气与善良的故事,但这个收尾就出人意料了。摄影很厉害。女主更是天生的演员,每个表情都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