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春光原名:最後的春光,又名The Vanishing Spring Light
影片讲述了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小城镇,一条名为“西街”的街道上住着蒋婆婆一家和其他的老街坊们。影片记录了那里寻常百姓的家庭生活,以及蒋婆婆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是中国人生命观、家庭观的缩影,也反映了中国人的血脉亲情。
講的是四川***發生的故事,對白都是四川話,但是因為片子第一次在華語地區放,中文字幕有不少錯誤的地方有待完善,如果不懂四川話觀賞度會打一定折扣,但總體來說很不錯,期待片子在大陸有放映的機會。@台灣紀錄片雙年展
暂扣一颗星,待后三部出齐后再给
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鲜活”的逝者,生命的流失过程,感受到沉甸甸且直上直下的“**”重量,它拍好了死亡。 它精准专注捕摄到婆婆的女儿们一个个哭天动地的表演,儿子早已预料死亡的麻木,媳妇的如释重负,只有孙女在一旁默默地抹泪,真心实情。也只有孙女在众人喧哗的宾宴一旁,送一碗热腾腾米饭在逝亲的祭台,结尾送行的车队灯光打在媳妇疲惫的脸上,只能说这部片子的质感太美了。余迅导演也给创作者们提供更能平视拍摄对象的思路,导演出于本能带有温度的注视,粗糙质朴但自然且有生命力。
ucl open ****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古导在提项飙的附近,其实一条街道和人的关系没太拍出来,主要还是在讲老***受苦,放到现在很过时,连导演也润走了,感到一种整体纪录片环境的江河日下,只能在故纸堆翻一翻了。
不喜欢,记录一个陌生人的死亡是我纪录片**中没办法接受的
全程在纠结看英文字幕还是听四川方言,注意力也在来回转移。感觉完成难度蛮低的,全靠人物镇的住,导演能动性始终比较呆滞,死亡之沉重就是电影的抵达,顺其自然的寡淡。
在线下参加放映会及导演交流会,看题目以为是记录老人和老街融为一体,在最后的**里逐渐衰败迎来新生。但导演很明显只是聚焦到了蒋婆婆身上,并没有拍出西街独特的城市属性。再说片子本身,从选题到表达到处理上都太糙了……
festival Ciné** du réel 2012@Centre Pompidou 未知生焉知死。等待着看被“剥削”地好不好真是让人产生一种剥削地感觉 此部与上一部均得到亚洲电影基**助,此部亦得釜山电影节支持。
缺少了一种整体性的东西,可能是我期待导演会对这个家庭有更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