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与罪原名:聖與罪,
陳映真是台灣著名的小說家,他的小說從社會主義觀點反映了台灣六十年來的政治經濟發展。本片訪問到眾多當代重要文化人物,包括小說家白先勇、黃春明、美學評論家蔣勳、舞蹈家林懷民等不同世代的代表性人物,探討陳映真的人生理念是如何落實在文字與行動當中,並突顯他在台灣當**學中不可被忽略的文化旗手位置。
土人表示之前沒有聽說過此人,騷瑞!採訪部份比較精彩,自說自演自話的部份就有些缺乏力量了,140多分鐘,除了講述陳映真的文化旗手形象以外,對這個人性格、整體命理軌跡本身好像沒有多少交代呀。
於北大2012年秋學期“台灣小說十家”課。
蛮喜欢的欸。钢琴伴奏、女声独白,又穿插着小说影像化的表达,而导演、受采访者也有意无意突出陈映真对社会与文学态度的转变背后伴随着的内心的矛盾、冲突,让这个纪录片有了感伤的现代主义色彩。//观看时有点泪目的片段都来自对黄春明的采访,前一段他说自己在困窘境况里陈如何用委婉的借口给予他经济支持,背后是对人的尊重,最后一段是陈映真在北京中风住院,远在台湾的黄春明对着镜头,跟不在场的陈映真说:“我们说好了要一直写一直写”。男声独白来自陈映真本人(声音好好听~)而此片对**、**的正面叙述不多,而选择的采访对象以及他们的评点也值得玩味。
才在课上看过 拍得蛮好的 作品没读过 有机会看看
纪录片本身就拍的很好,更何况是这样一个人的纪录片。越读陈映真,越觉其可敬。//八卦一下,这纪录片里的人要是出现在同一场合,真是阵容强大的眼花缭乱。片尾黄春明说:“我们约定至少再写十年,你才写了三年,我等你。”
影像资料与动画的交错令人虚实难辨。形象都不说话,和观众一样静静等待着画外音的赋形。只有评论者带着色彩,让陈映真的故事显得越发黑白分明得执拗。
1,較沉悶,按史序平鋪直敍。 2,想在同一個片子講臺灣60年代以來的社會政治變遷,又想同時討論陳映真文學,結果兩難全。 3,主辦人說片子在影展前剛送到,臺灣那邊轉換格式出了問題,所以從頭到尾都畫面雜色閃爍聲音詭異,觀影過程unpleasant。 4,不過值得讚的是加插的小説演出。
好像是第一个标记看过的人……这样作品丰富而影响巨大的人,怎么拍都有纰漏吧……访谈和作者演讲录音不错。
观于课堂。看的时候一直在想,台湾人都那么喜欢说“所以”这个连接词吗?
今天開始看《製作紀錄片》這本書,發現這部片子運用的手法和技巧都太普遍了,重要的是沒有蘊含在感情在其中,中途幾乎睡著。@政大藝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