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我行又名Salute
許芳宜這個故事也請了太多人來作陪,但是怎麼哪裡都沒有真的觸及到你跳舞的精髓呢⋯每個來的人都只是組成的部分 走馬觀花一樣過去,還不如預告裡面你真的很真摯抽動的畫面(全片也只有預告這一個)其他也太難共情了吧,明明就是你自己把觀眾推開的
【HKIFF47】用半紀錄半劇情的形式實現了一次精彩的平行創作,姚宏易的攝影讓電影在美學上保持極高的水準,把許芳宜的魅力無限放大,光是看許芳宜的十三支舞蹈都是極致的享受。
#HKIFF47#从第一个镜头一开始就很有装置感,所有的装置性,实验感,舞蹈的部分都很喜欢。谢盈萱和陈竹昇演的几段,让舞蹈和剧情相融合,喜欢的不行。
导演利用了舞者的身份,不去对话,反用肢体、编舞的形式来表现舞蹈家的人生历程。有专业演员用三人舞分段表现的少年**,这些舞也由舞者编排和训练。成年部分是舞者本人演绎的几段舞剧,经过电影镜头语言转化。有几场很具特***如螺旋梯中顶拍视角的步上楼梯的舞步,还有一场室内上墙的舞法明显是致敬了阿斯泰尔在歌舞片《**婚礼》(1951)中的戏码。而在纪录部分,可以看到荣誉背后受到的身心损害:腰椎受损和异乡落寞…虽然整个类型很混搭,但也算是一次颇具实验的尝试吧。
“台湾有自己的《皮娜》”。楼梯之间,海边,教室里;随处都可作教学,随处都可让你的身体与心灵尽情悦动。游走在纪录片、纯舞蹈表演乃至谢盈萱和陈竹升作为父母的剧情向演绎,都力图还原一个作为舞者艺术家更为完整又更为内省的表达;虽然节奏上略微拖沓,但那种技巧上的掌控以及不同形式都着力提供的沉浸感,都让人**了许芳宜的舞蹈世界。那么痴巅炽热,那么忘我留真。
不是纪录片,半自传也勉强,一场带花絮的秀吧
补一下去年GH最佳动作设计。确实很像《皮娜》,但更接地气一些。
前幾年看過許芳宜的現場,當時就被她的表現力驚起滿身雞皮疙瘩,表現力極強攝人魂魄。 看這部只能全程在感慨許芳宜是一位極其不一樣的主角,她的聲音身體表情,只要她出現的每一刻,你都會聽到大大小小的聲***姚宏易上一部《金城小子》一樣,被拍攝者都是主導者,作為創作者的姚宏易倒是退到暗處專心做一個觀察者。他不同於上一次牽扯出平行的另一條線,他這回用詩的語言來表達,舞蹈家和詩最合適不過,鏡頭太美了,能做到隔著鏡頭和銀幕不折損許芳宜的表達,這太厲害了,兩方都是。
★★★☆ 傷病會殺死舞蹈家的第一次生命,許芳宜獻給自己前半生舞蹈生涯的一曲悼歌,會心懷感傷,但尚未悲觀。首部以舞蹈獲得最佳動作設計獎的華語電影,能夠憑藉舞蹈贏過一眾動作片,是許芳宜的實力,也是評審團的魄力。舞蹈能夠承載的情緒與情感力量太飽滿了,一點點浸潤,一點點包裹,然後逐步進入到其情緒中,哪怕有時候並不能理解其中的情緒,似有千絲萬縷的千言萬語,卻依然會被打動。尤其是謝盈萱和陳竹昇參與演繹的少年時代,他們的舞蹈可能不那麼出彩,但是演技將張力拉滿。不過,回到紀錄片本身,實驗性的嘗試不算失敗,只是傳達出的信息量還是有限,看完電影,我會被許芳宜作為舞蹈家的魅力所折*,但是還不夠了解許芳宜本人。
姚宏毅作为导演独占我观影史资金投入均价第一🤣…两部纪录片每一部光交通成本都在300+。但这一部没有《金城小子》好看。说是艺术家为自己艺术生命的终结立碑之作,但正如片子最后一个镜头舞蹈家突然复活的即兴一样,表达和被看见的**还是那么强烈,根本不想死去嘛。ps所以艺术职业里我最敬佩的就还是舞蹈家,不断打磨意志**技艺,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工具和手段,就可以完成表达同时兼有结构和节奏,真是厉害